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标准
(1)<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GB/T 9799-1997 eqv250 2081:1986(2)<电镀锌和电镀镉层的铬酸盐转化膜> GB/T 9800-1988 eqv250 4520:1981(3)<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 10125-19972.
检验要求: 在生产前双方应签订技术协议,原则按协议进行
(1)大件:每件必检,不得漏检.
(2)小件:采用抽检法,每批抽5%,南京电镀,若存1%不合格,再加抽10%,若在加抽中仍存1%不合格,南京电镀厂,则全批不合格.
(3)检验程序:
a.外观检验: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进行检验,并与厂家共同留有样标;(用清漆或塑料薄膜封存),以此作为比较样板.在电镀件的主要表面上不应存在明显可见的镀层缺陷,如起泡、孔隙、粗糙、裂纹或局部无镀层,但因基体金属缺陷引起的不可避免的镀层缺陷除外.镀件应清洁和无损伤.镀层应光亮(除另有规定外).
b.镀层厚度检验:采用镀层测厚仪进行检测.(用户的要求就是标准).(一般规定小局部厚度)一般用途镀层厚:б=8~12um.室外用: б=18~22um.螺栓螺母等: б=3~6um.c.镀层功能定位要合理:镀锌后,若无特殊要求,光亮度不要太高,太高后,电镀,镀层脆性增加,同时变色较快.一定要合理,并控制光亮剂用量.
d.盲孔深处,不宜有漏镀、烧焦、脱皮现象存在.可允许有颜色差异,大件尖角处可有轻微烧焦.
3检验方法:在自然散射光照射,或2支40瓦日光灯照射下,500mm处(肉眼观察),在此状态下,检查出的问题,镀锡多少钱,即为质量问题.若检查不出,则为允许缺陷.
电镀上色有必要注意哪些事项?
(1)装夹有必要牢固。夹具宜选用弹性较好的硬质铝材,并考虑到足够的截面,以利牢固装夹。
(2)夹具的非装夹部位要绝缘。经过绝缘可以减少阳极氧化和电解色进程中的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并很大极限地进步工作槽的装载量。由于钛质资料导电功能较差,在此工艺中建议不必钛质夹具。
(3)合理选用对极资料。塑胶电镀的对极以选用耐硫酸的不锈钢为主、为便于电解上色时电流的均匀分布、阳极以栅栏式或网式为佳,其总的表面积应不小于电解上色和夹具的总面积。为进步塑胶电镀液的稳定性并下降亚锡的氧化速度,还可在对极上挂少量锡条。
(4)电解上色件要保证足够的阳极氧化膜厚度。电解着深色件阳极氧化膜厚度不小于l0μm,电解着淡色件,阳极氧化膜厚度不小于8pm。
(5)工艺进程含接要紧密。制件经硫酸阳极氧化之后宜当即进行电解上色,如工作量大,需要等待时,可暂时浸泡在清水中,镀锡,但放置时间不行过长,并在此进程中要防止夹具与制件之间因错位而造成电解上色无法进行。
(6)塑胶电镀时电压要逐级递升。当制件进入电解上色槽之后,表面镀锡,先在槽液中轻轻晃动几下,在尔后的1min以内,将电压缓缓升至额定值,按此操作有利获得均匀共同的上色膜质量。
近年来日用品不断推陈出新,对表面装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镀锡厂,多色电镀的精饰件很受消费者欢迎,应用非常广泛,从标牌、工艺品到五金、锁具、灯具、眼镜、钟表等都有应用。
塑料属于难镀材料,虽然有成熟工艺,报道也较多,但对于双色电镀及多色电镀工艺报道还没见到过。本文对生产较成熟的双色电镀工艺做一简介。
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除应力→化学除油→化学粗化→盐酸洗→胶体钯直接活化→解胶→化学镀镍→毛刷刷洗→闪镀(焦磷酸盐镀铜)→酸性光亮镀铜→光亮镀镍→稀酸活化→镀仿金→钝化→烘干→局部点清漆→烘干→退除局部仿金层→稀H2SO4活化→镀铬→烘干→检验。
以上工艺流程省略了水洗工序。但水洗一定要有,且要清洗彻底。活化与解胶后的水洗严禁用水猛冲。每道工序操作时要防止零件之间擦伤碰毛。零件装网、装筐或从网、筐中倒出时要轻轻操作,倒在盛水的盆里,用水的浮力来防止零件之间擦伤。